招工压力巨大!苏州企业“跨国招工”,国内工人赴越南做普工的背后困境
近年来,中国东部的制造业中心苏州,由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,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用工难题。特别是一些外资企业、劳动密集型企业,他们在吸引国内工人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。于是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海外市场,尤其是越南,寻找新的劳动力资源。苏州企业的“跨国招工”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但这一现象背后的困境也值得深思。
一、苏州企业面临的用工困境
1.1 招工难与劳动力短缺
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,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逐渐趋于饱和,许多企业在招工时常常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。特别是苏州,作为经济发达、外资企业众多的城市,早期的用工市场已经趋于饱和,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国内劳动力的流动性下降。许多工人选择在大城市定居,或是追求更高薪资、更好福利的工作,这使得传统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压力加大。
此外,随着劳动者的年龄结构变化,年轻劳动力的减少和老龄化现象愈加明显。年长的工人普遍身体素质不如年轻人,而且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提升,很多工人也不愿意从事繁重、枯燥的制造业普工工作。再加上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断上升,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从事更高技术含量、薪资更高的工作,也让制造企业更加难以招聘到足够的生产线工人。
1.2 薪酬上涨与成本压力
随着劳动力短缺的加剧,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工人,普遍提高了薪资水平,甚至部分企业还出台了各种福利措施,如奖金、补贴等。但这些措施并未完全缓解企业的用工压力。反而,由于薪资的上涨,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大幅增加,这使得许多外资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越来越小。
另外,由于外资企业通常需要维持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标准,为了保持竞争力,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。这导致了原本从事简单普工工作的工人,在薪酬水平上获得了提高,但也面临着更多的技术学习压力。而由于工人流动性大,企业即使投入了较高的培训成本,也很难保证工人能够长期留在企业,这使得企业的用工成本进一步上升。
二、跨国招工:苏州企业将目光转向越南
2.1 越南成为劳动力输出热门地
在国内用工市场日益紧张的背景下,苏州的许多企业开始将招聘目光转向越南。越南作为东南亚的制造业重镇,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企业。越南不仅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,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这使得它成为中国企业“跨国招工”的理想之地。
越南的劳动力不仅年轻,而且愿意从事制造业的普工工作。这使得越南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理想选择。相较于国内工人,越南工人的工资水平更为低廉,且劳动者的流动性较小,企业能够较为稳定地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。
2.2 跨国招工的模式与特点
目前,苏州企业的跨国招工主要采取两种模式:一是通过越南劳务中介公司,直接将越南工人引进到苏州企业;二是通过将生产线迁至越南,招聘当地工人进行生产。这两种方式各有优劣。
通过劳务中介公司引进越南工人,虽然可以迅速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,但也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挑战。越南工人通常对中国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并不熟悉,跨国企业往往需要额外投入人力和财力进行培训、管理和沟通。
另一方面,将生产线迁至越南的方式可以更直接地享受越南较低的劳动成本,同时也减少了劳务中介带来的管理成本。然而,这种做法需要企业承担较高的初期投资,包括设备迁移、厂房建设、人员培训等。此外,由于两国的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,也可能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。
2.3 跨国招工背后的动因
为何越来越多的苏州企业选择将招聘目标转向越南?首先,越南的劳动成本相较于中国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要低得多。根据一些数据显示,越南工人的平均工资仅为中国的三分之一左右,这使得企业能够显著降低劳动力成本。
其次,越南的劳动力市场相对年轻且充满活力,且由于许多越南人有较高的工作热情,能够较快适应工作环境和生产流程。这对于需要大量普工的制造业企业来说,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。
另外,越南的地理位置距离中国较近,便于跨国企业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。再加上越南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外资引进和基础设施建设,提供了相对优越的政策环境,使得越南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的理想落脚点。
三、国内工人赴越南做普工的困境
尽管越南劳动力的吸引力日益增大,但国内工人赴越南做普工的背后却充满了种种困境和挑战。
3.1 工作环境与待遇问题
虽然越南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,但对于国内工人来说,跨国工作意味着他们必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。这包括工作强度、生活条件、语言沟通、文化差异等方面的问题。
越南的制造业工作环境和国内相比可能较为艰苦,尤其是在一些小型企业和工厂中,基础设施不完善、厂区环境差,工人的工作强度大,长时间的加班也是常态。此外,由于越南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,工人的实际收入与他们在中国的水平相比,差距较大。
更为复杂的是,越南的劳动法规和中国不同,工人在越南的社会保障、医疗福利等方面可能得不到充分保障。即使如此,许多国内工人仍然选择赴越南打工,这也反映出他们在国内就业市场上面临的艰难处境。
3.2 语言与文化障碍
越南虽然与中国有着相对接近的地理位置,但两国的文化背景和语言差异较大,这使得许多国内工人在适应新环境时遇到了不小的挑战。语言沟通问题是最显著的障碍之一。尽管一些工厂为工人提供了语言培训,但大多数工人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无法流利地使用越南语进行沟通,导致工作中的误解和困扰。
此外,越南的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等文化差异,也可能使国内工人感到不适应。由于环境的变化,部分工人可能感到孤独、情绪低落,甚至产生想要返回国内的想法。
3.3 个人与家庭的矛盾
kaiyun官方网站登录入口对于许多国内工人来说,赴越南工作不仅仅是职业选择,还涉及到个人生活和家庭的抉择。长时间离开家乡和亲人,尤其是在经济压力和情感因素的双重作用下,许多工人面临着精神上的压力。
家庭成员对于工人赴越南工作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。部分工人选择赴越南工作的背后,可能是因为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过大,或者是因为无法在家乡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。然而,这样的选择也常常让他们在生活质量和家庭关系上做出妥协,尤其是在父母和孩子的照料等方面。
四、未来展望与解决路径
4.1 加强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改革
对于苏州等地的企业而言,跨国招工虽然解决了部分用工难题,但长远来看,还是应当着力解决国内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,提升工人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,同时鼓励创新型、智能化生产线的发展,以减少对低端劳动力的依赖。
4.2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
苏州的制造业